搜索

您的关键词

雷达信号处理全国重点实验室的前身是1974年成立的数字信号处理小组,1980年发展成为电子工程研究所(电子所),1991年获批我国首批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并于2023年1月顺利通过重组。吴一戎院士为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实验室主任现为国家级人才刘宏伟教授。

实验室学科特色浓厚,旗帜鲜明。实验室是承担雷达信号处理领域基础性研究任务的国家级实验室,同时也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国家级重点学科的科研、教学基地和依托单位,设有硕士点、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该学科在教育部国家重点学科评估中两次均名列全国“第一”,其所在的一级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在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中位居前列,并获批国家双一流建设重点学科。2014年,以重点实验室为主体的“信息感知技术协同创新中心”通过国家“2011计划”认定,位列行业产业类第一,进一步奠定了学校在全国高校中突出的科研特色优势地位。

科研队伍实力雄厚,结构合理。实验室经过多年建设和运行,已形成了一支高素质的科研梯队。获批国家级人才59人次,省部级人才70人次。获省部级以上创新团队9个,其中国家级创新团队3个。获批111引智基地、国家示范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民用雷达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省部级以上基地7个。

科研服务国家需求,成果显著。实验室科研工作的整体定位为:基础研究方面“国际前沿有地位”、应用基础研究方面“关键技术有突破”、应用研究方面“重大装备有贡献”。实验室面向我国国家建设对雷达技术的重大需求,面向本学科国际研究前沿,开展雷达系统及信号处理领域的基础理论研究及关键技术攻关等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雷达探测系统技术、智能信息获取与处理、雷达成像与目标识别、多维多通道信息获取与处理等。实验室根据国家建设需要,结合学科发展,积极开展科学研究活动,承担并完成了一批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包括国家科技预先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等纵向课题;还有与有关厂、所合作的横向合作项目,许多科技成果已在雷达中得到应用。科技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有115项,包括国家级奖励17项,省部级一等奖及以上35项等。

实验室拥有各种信号产生、测试分析和数据采集用的先进仪器设备以及电子系统自动化设计手段,并开发、定制了系列实验雷达,具有自主开展试验的能力,实验条件和工作环境好。

人才培养特色鲜明,质高品优。依托前沿研究方向,在重大科研项目支持下,实验室人才培养成效卓著。共培养了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4人,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获得者5人。获全国/省/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50篇次。实验室建立了广泛的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平台,为科研人员和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术氛围和环境。大批毕业学生已经成为行业领军人物和技术骨干,包括王永良院士、机载预警雷达总师张良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雷达领域首批国家级人才称号获得者吴仁彪教授、中电科技集团最年轻的首席专家张怀根研究员等。

雷达信号处理全国重点实验室始终面向世界雷达技术发展前沿,以前瞻性基础理论研究为核心,以解决雷达应用中的重大关键技术为重点,为我国雷达技术的发展和人才培养做出突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