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关键词

新闻公告

为发挥全国重点实验室的创新平台作用,促进国内雷达与信号处理技术领域的开放交流、合作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24年度雷达信号处理全国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申报工作正式启动。

一、基金定位

雷达信号处理全国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支持课题紧密围绕实验室发展方向,持续支持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探索雷达探测新原理、新体制、新方法,解决雷达探测技术中的重大基础问题和关键技术瓶颈问题,为实现科研成果的转化及应用提供技术储备和支撑。

二、基金指南内容

【1】多模态高速高斯量子雷达关键技术研究

1.研究目标:针对量子雷达实际探测需求,开展多模态高速高斯量子雷达研究,解决频率梳、空间模式梳结构的连续变量多模态高速高斯量子雷达源的科学问题,构建多纵模多横模高速高斯量子雷达的全过程体系,研究设计多模量子纠缠产生系统的系列参数,解决多模共振同时性输出问题,研究量子纠缠光场的多模多象限同步平行探测技术,研究光学频率梳、空间模式梳向微波梳转换的光力技术。

2.研究内容:高质量空间模式梳、频率梳量子纠缠光场研究;空间模式梳、频率梳纠缠多模多象限量子噪声测量研究;空间高阶模态回波信号探测。

3.实施周期:2年。

4.考核指标:

1)空间模式梳、频率梳多模态(大于100个光模)量子纠缠光场光学参量放大器的设计;

2)多光模量子噪声并行探测器的设计和研制,象限数量大于等于8个。

5.成果形式:论文,报告,硬件

【2】复杂外形目标多视角及面源条件下前向散射截面积建模及计算方法研究

1.研究目标:开展复杂外形目标前向散射截面积理论模型及数值计算方法研究,突破点源条件下复杂外形目标和面源条件下超大尺寸天体目标的多视角前向散射截面积理论模型,提供典型目标的前向散射截面积数值计算方法,完成模型的数据校验,为雷达探测新体制论证和分析提供支撑。

2.研究内容:点源条件下复杂外形目标前向散射截面积理论模型研究;点源条件下目标三维多视角前向散射截面积数值计算方法研究;面源条件下超大尺寸天体目标前向散射截面积理论模型研究;面源条件下目标三维多视角前向散射截面积数值计算方法研究。

3.实施周期:2年。

4.考核指标:

1)前向散射截面积建模及计算目标类型:典型极度隐身目标、大型运输机及超大尺寸天体目标

2)频段: VHF~MMW

3)瞬时带宽:1MHz~1GHz

4)计算精度与实测值误差:< 20%

5.成果形式:论文,报告,软件

【3】复杂低空环境长尾分布目标多源数据融合识别技术研究

1.研究目标:面向复杂低空环境下准确识别目标的需求,研究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长尾目标识别方法,突破长尾噪声标签数据严重影响模型性能的技术瓶颈,解决少见目标准确率低的问题,噪声标签干扰特征提取的问题,以及快速变化场景中新目标难学习的问题,支撑更加全面、高效的动态环境目标识别。

2.研究内容:

(1)长尾分布数据配准和目标识别算法研究;

(2)多源数据融合驱动的噪声标签修正算法研究;

(3)复杂低空环境下的持续学习算法研究。

3.实施周期:2年。

4.考核指标:

(1)包含红外图像、雷达图像和可见光图像的多源数据集1个,该数据集涵盖住宅区、商业区、城郊农田等三个或以上场景,包含>10种大类目标,如建筑物、街道、植被、救援物资、受困车辆等,图像总量>5000张;

(2)模型整体识别准确率>60%,头类目标(如建筑物、树木、基础设施)识别准确率>80%,尾类目标(如救援物资、受困车辆、受困人员)识别准确率>50%;

(3)噪声标签比例50%时,模型性能下降<10%;

(4)多次增量学习后,模型对旧任务识别准确率下降<10%,对新任务(包含≥2个新场景、≥6种新类别)识别准确率>70%。

5.成果形式:论文,专利,算法,报告,数据集

【4】无人平台密集部署场景中的雷达互干扰抑制技术研究

1.研究目标:针对无人平台协同探测应用中雷达传感器互干扰概率显著上升的问题,从理论研究和实验验证开展雷达互干扰抑制技术研究。从雷达互干扰机理进行分析,对干扰信号特征进行提取,利用信号处理和机器学习技术,对雷达干扰进行有效抑制,提升雷达密集部署时的系统探测性能。

2.研究内容:雷达干扰信号建模;雷达互干扰实测数据集建立;干扰抑制算法研究;定量评估动态场景下干扰抑制性能对目标检测、参数估计的影响

3.实施周期:2年。

4.考核指标:

1)在动平台场景下可对抗不少于5个干扰源。

2)干扰抑制后,目标检测性能较干扰场景提升20%以上。

5.成果形式:算法,数据集,软件,论文,报告

三、资金管理

【1】2024年度开放基金资助经费为30-50万元/项,研究周期均为2年。

【2】资助的项目将按照重点实验室基金管理有关规定进行管理,项目预决算和经费使用管理按照《国防科研试制费管理办法》(财防[2019]18号)等规定执行。

四、申报条件

【1】申请人需具备博士学位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在相关领域具有一定的研究基础。每位负责人同时承担实验室项目不超过1项。

【2】研究方法新颖、应具创新性、探索性和突破性,能够促进实验室研究工作的稳定发展。

五、注意事项

【1】申请人根据实验室给出的模板撰写项目建议书,经所在单位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后,于2024年9月24日前提交建议书电子版(非密)。

【2】实验室将组织专家对项目建议书进行立项评审,评审结果将于2024年10月15日之前公布并通知申请人。

六、联系方式

联系人:刘茂仓

联系电话:029-88202350 / 15319970496

联系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太白南路2号

电子邮箱:lmc@xidian.edu.cn

上一篇:《典型场景、目标的3D建模》项目科研协作信息公示

下一篇:《雷达有源干扰识别仿真软件集成》项目科研协作信息公示